国家旅游局日前通报了近期对部分5A级景区的复核情况
浏览数:249 添加时间:2016/8/6 9:16:45
旅游市场空前繁荣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诸多问题与隐患,对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景区接待能力等都是一次大考。近年来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既有严厉的惩处措施作保障,也有系统的检查制度作支撑,还有事前的教育宣传作预防,刚柔并济,无疑大大降低了旅游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率。希望这类专项整治行动要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已经没有特别明显的淡季与旺季的区分,由于错峰出游和出游总人数的增长,在传统概念的淡季,大部分景区也经常是人满为患,且淡季发生的侵害游客权益的纠纷以及安全问题也并不比旺季高峰期少。
按照质量等级,我国景区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5A、4A到A级景区。这种管理模式的初衷是通过分级管理,促进景区建设开发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此前未启动退出机制,A级景区成了“终身制”。一些景区打起这样的小算盘:申请A级景区时,大量资金投在硬件上,修路、盖楼、建景观,忙得不亦乐乎;一旦申请成功,拿到了“金饭碗”,就开始盘算着提高门票价格,把游客体验抛在脑后。在一些地区,景区经济也是当地发展的重要支柱,摘牌与否,必然会涉及当地多方利益,出现阻力在所难免。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国家旅游局加大了对5A级景区的暗访力度,今后原则上每半年各组织一次资源评价、质量暗访和现场检查工作。对不合格的5A级景区,将提出警告、限期整顿乃至撤销5A级的处理,并及时向媒体公布。由于4A级景区评定权已下放,国家旅游局要求各地加大对不合格4A级景区的退出力度,对工作不力的省区市,将收回4A级景区评定权,以保障退出制度常态化。